eSIM中国发展报告解读

2019年2月27日,MWC19巴塞罗那期间,GSMA发布与电信终端产业协会(TAF)共同撰写的《中国eSIM:未来之路》(eSIM in China: the road ahead)报告,通过对在中国的移动运营商、SIM卡供应商、设备制造商、物联网企业、科技公司以及垂直行业机构等19家企业*的调研,展示中国目前在消费类电子(可穿戴设备、平板电脑和笔记本)、物联网设备(IoT)以及智能手机方面对eSIM功能的支持情况。

在媒体发布会上,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首先对参与本次报告调研的19家公司表示感谢,同时她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市场,以及最完备的物联网终端制造的中心,符合GSMA规范的eSIM技术倡导与推广一直是本地区工作的重点,GSMA希望通过和TAF的紧密合作,持续推进中国eSIM移动产业生态系统朝着统一的、切实的、标准化的方向发展,解决产业碎片化和互操作性方面的问题,为消费者的使用提供更多的便利与选择。

电信终端产业协会理事长谢毅表示TAF一直以来,立足国情致力于联合产业链和GSMA,共同推动eSIM在中国的稳步发展和落地,并促进全球产业受益。目前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eSIM方面的技术创新,正在成为测试和实施新技术的领先者。

发布会现场,GSMA Intelligence的项目负责人Pablo Iacopino和GSMA中国战略合作总经理庞策解读了研究报告的重要结论。

  • 消费类电子产品方面:智能手表主导中国eSIM技术发展

目前搭载eSIM技术的智能手表在中国的发展势头迅猛。 尽管eSIM智能手表仍只占智能手表总持有量的一小部分,但其占有率在未来将增加的可能性较大。为推动普及,中国运营商还支持消费者将其智能手表和手机共享一个号码。此外,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设备方面,在线购买流量数据(而非实体店内)的方式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,并简化了购买流程。

  • 智能手机:受到关注,普及eSIM仍需时日

尽管中国为全球市场制造了大量智能手机,但中国国内市场尚未正式采用eSIM技术,这需要适当的监管和新的制造、物流和供应链流程。纵观全球,已有超过50家移动运营商支持具备eSIM功能的智能手机。中国生态系统企业表示,智能手机将是推动eSIM规模和降低成本的关键,并预期2021起市场会逐步放量。

  • 物联网: 中国eSIM应用空间巨大,汽车行业一路领先

中国企业普遍认为eSIM技术的采用对于推动未来5-10年物联网市场发展至关重要。并在汽车、物流和能源公用事业等三个垂直行业表现突出。

  • 中国正在为eSIM 生态发展与过渡奠定基础

中国目前处在eSIM早期发展阶段,现阶段专有方案和基于GSMA规范的解决方案并存,尽管调研企业普遍预期GSMA规范将成为事实选择,但是在目前阶段,仍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和流程优化,从而逐渐满足本土解决方案和适合短期市场需求的规范。过渡期间,会存在双重方案,即国际跨境业务采用全球标准,国内业务采用更简单、低廉的标准。

  • 精简规则是推动中国eSIM 生态系统大规模发展的关键因素

参与调研的企业认为,精简流程、明确消费者和工业设备的eSIM要求、明确证书管理、根证书核发、安全性和跨境互联的统一规则,是加速eSIM部署的重要因素,同时,政府对eSIM服务试行,特别是在工业物联网的新兴领域内倡导开放的eSIM生态系统也非常重要。

值得一提的是, TAF在2018年12月分别发布了eUICC和eUICC ID (EID)实施指导文件,并致力于在中国地区最终确定一个统一的证书核发(CI)管理框架,包括跨不同应用的实施指南。

创建一个统一、友好的技术、市场和监管环境将直接决定eSIM在中国和全世界的采用和普及速度。接下来,GSMA还将继续召集全球移动行业的利益相关方,共同推动eSIM在标准规范、技术发展和市场部署等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,并持续关注eSIM在消费者电子和工业领域的采用情况。

 

*感谢以下企业为本报告的撰写做出了贡献:奥迪(Audi)、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、中国联通、中国东盟信息港(CAIH)、金雅拓(Gemalto)、捷德(G+D)、果通、恒宝、HPE、华为、英飞凌、小天才、微软(Microsoft)、出门问问、红茶移动、三星(Samsung)、树米科技和Valid